4个习惯催生胆结石!不少人4条全中,难怪肚子总不舒服~

2024-06-21 08:26

 石头出现在路上,再正常不过;但石头“长”在身体里,就不是什么好事了。

 
尤其是当石头“出现”在胆囊时,危害就不仅仅是“疼痛”那么简单了。
 
四个习惯催生“胆结石”
 
01
 
长期“三高”饮食
 
这里的“三高”饮食是指:高脂、高糖、高碳水。
 
长期高脂饮食,胆固醇摄入过多,就会超过身体负荷,从而易在胆囊中析出形成胆结石。
 
长期高糖、高碳水饮食者则容易出现肥胖,肥胖者胆汁中磷脂和胆汁酸的含量也会改变,使得胆固醇更易过饱和析出,形成结石。
 
一般来说,荤素搭配最有利于预防结石。
 
02
 
长期不吃早饭
 
正常情况下,人体的肝脏会不断分泌胆汁,胆囊的主要作用则是储存和浓缩胆汁。
 
当进入睡眠状态、没有进食食物时,胆囊会处于充盈的状态,胆汁会不断浓缩,其浓度在早晨达到最高。
 
如果此时正常进食早餐,胆囊就会排出胆汁帮助消化;但不吃早餐或早餐不规律,就增加了胆汁浓缩的时间,容易诱发结石。
 
03
 
餐后窝在沙发上
 
吃完饭后,很多人习惯窝在沙发上,此时身体呈蜷曲状态,腹腔内压增大,胃肠道蠕动受限,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胆汁排泄,还会影响影响胆汁酸的重吸收,导致胆汁中胆固醇与胆汁酸比例失调,久而久之,也可能诱发结石。
 
04
 
久坐不动
 
久坐是上班族的常态,而长期久坐不动,胆囊肌肉的收缩能力也会变差,影响胆汁排出,从而易造成胆汁淤积,为胆结石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胆结石的症状有哪些?
 
01
 
疼痛
 
胆结石急性发作可引起胆绞痛,中上腹或右上腹剧烈疼痛,坐卧不安,大汗淋漓,面色苍白,恶心,呕吐,甚至出现黄疸和高热。
 
02
 
消化道症状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肝胆胰中心主任周家华在接受央广网采访时谈到,约1/3以上的胆囊结石是在没有症状的情况下被诊断的,称为“无症状”胆囊结石。
 
对于没症状的胆结石,不少人是体检的时候才发现的。
 
不过,由于胆结石长期刺激胆囊壁,可能会引起慢性的胆囊炎。
 
它的症状表现为上腹部不适,伴随厌食、消化不良、腹泻、大便不良等症状,所以在早期可能会被误认为是胃病。
 
胆结石的危害大
 
不论是有症状或是无症状的胆结石,不积极处理,都有很大的健康风险:
 
诱发胆囊癌:约85%的癌变与胆囊结石有关。
 
急性胆囊炎:表现为进食油腻或饱餐后右上腹阵发性绞痛,伴随右肩背部放射痛。不及时治疗,可能并发胆囊积脓、穿孔等,甚至危及生命。
 
急性胆管炎:可出现右上腹剧烈疼痛,严重者可出现血压降低、昏迷休克等,危及生命。
 
急性胰腺炎:在中国,60%的急性胰腺炎与胆石症有关。
 
出现胆结石后,手术是常用的治疗手段,但也有部分患者可以采用口服溶石药物来治疗。
 
无论是哪种治法,都要听从专业医生的建议,进行科学规范的治疗。
 
护胆势在必行!
 
胆结石十分高发,几乎每10个人中就有1个人患有胆结石。
 
虽然胆石症的发病原因目前尚不十分确切,但被公认的重要因素之一是饮食,因此胆石症的防治也应当从饮食开始。
 
养成不喝生水的习惯。
 
要多吃含维生素的食物。
 
要用植物油炒菜,烹饪应以炖、烩、蒸为主。
 
保证按时吃早餐,不可空腹时间太长。
 
要多吃些有利胆作用的食物,如山楂、乌梅、玉米须泡茶等。
 
减少高脂肪、高油、高糖类食物摄入。
 
禁忌暴饮暴食。
 
禁食辛辣刺激的调味品,如辣椒、五香粉、胡椒等。
 
禁忌烟、酒、咖啡等。
 
避免食用易胀气食物,如马铃薯、芹菜、洋葱、萝卜、韭菜、黄豆、竹笋、大蒜、汽水饮料以及酸性的果汁。
 
不要盲目进补,胆石症以湿热蕴结之实证多见,人参、黄芪等补品,不仅于病无益反受其害。
 
原标题:《4个习惯催生胆结石!不少人4条全中,难怪肚子总不舒服~》
上一篇:肚子上的脂肪,实行反气躁的集合体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阅读:

回到顶部